印度尼西亚空军在波尔多的达索航空制造工厂展示了其首架“阵风-B”战斗机,这标志着印尼空中力量现代化计划的一大突破。这项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计划将对印太地区的空战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而“阵风-B”战斗机的首度亮相,标志着一场涉及66架战机的空军改革的开始,这无疑将成为区域内的重大军事动态,也对周边竞争国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这架战斗机的序列号为T-0301,于2025年7月30日首次亮相。它是印度尼西亚与法国达成的一项标志性防务协议的第一个实质成果。这架双座的“阵风-B”战机是首批24架多用途战斗机的一部分,首次采购订单后,印尼政府随即扩充了采购规模。达索航空目前正在组装前六架印度尼西亚订单的战斗机,同时确认了后续18架的生产,使得总数达到42架。预计首架战斗机将在2026年初交付使用,届时将启动车队的列装工作,整个空军的现代化进程将在未来几年内加速。 印度尼西亚选择了“阵风-B”双座配置,这一配置专为复杂的战术训练、打击任务以及联合作战而优化。2025年上半年,达索航空共生产了七架“阵风”战机,其中三架将交付法国空军,四架则交付海外客户,印度尼西亚的战机便在其中。T-0301的交付恰逢两国即将签署扩展防务协议,印度尼西亚原计划采购12架战机,但由于两国防务合作深化,这一数字最终翻倍,达成了24架的新协议。 印尼政府显然希望以这一现代化的、高科技的空中力量替代其老旧的、分散的军机舰队,以便能够在广袤的群岛上有效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这笔交易的扩展基于2022年签订的42架“阵风”战斗机采购协议,该协议分三批执行,分别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交付6架、18架和18架战机。届时,印度尼西亚空军将拥有66架“阵风F4”战斗机,成为欧洲以外最大的法国4.5代战斗机用户,也将跃升为印太地区最强大的空军之一。这一成就对达索航空而言意义非凡,既展示了其工业生产实力,也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印太地区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立足点。 防务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阵风”战斗机的引入,正是印度尼西亚对南海和马六甲海峡日益紧张的军事局势作出的强烈回应。现有的战斗机库存——包括老化的F-16、Su-27以及Su-30——由于长期受到维护瓶颈和备件短缺等问题困扰,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印度尼西亚正逐步采购的“阵风F4”战机,集成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电子战套件,并具备与“流星”超视距导弹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的兼容性,意味着它们能在敌对势力进入印尼领空之前发起有效打击。这种作战能力在保护印度尼西亚的海上生命线、如马六甲海峡等战略性水域中尤为关键。 除了采购战斗机外,印尼与法国的防务合作还涵盖了潜艇采购,尤其是“鲉鱼”级潜艇,它们具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技术,能增强印尼的水下隐蔽性和续航能力。双方还在商讨采购“凯撒”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进一步强化印度尼西亚的综合作战能力。同时,法国也根据印度尼西亚的“国防ID”政策,提供技术转让与工业合作。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印度尼西亚逐步减少对传统俄罗斯武器的依赖,转向西方供应商,降低受制裁风险,并提高与其他地区盟国的协同作战能力。 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将其空军标准化为“阵风”平台,将显著提升战备响应速度,确保后勤保障的统一化,也为其提供更大的作战灵活性。这种空中力量的提升,不仅在日常巡逻任务中提供保障,在高强度的作战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一军事能力的增强,无疑提升了印度尼西亚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自主性,使其能够在维持不结盟政策的同时,在快速军事化的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尊重。 法国则视印度尼西亚为其印太战略的核心,意图通过深化与区域重要海洋国家的防务合作,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和经济影响力。预计在2026年初交付的首批“阵风”战机,将使印度尼西亚空军从一个分散的军力平台,转型为区域内最现代化、最具战斗力的空中力量之一。印度尼西亚的这一转变将受到周边国家的高度关注,预计将促使邻国对其空军采购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每架“阵风”战斗机的单价约为1.3亿美元,加上武器、备件、训练和工业合作,整个采购项目的总价值有可能超过85亿美元。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购,更是一种深刻的战略声明,彰显了印度尼西亚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成为塑造印太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